為什麼年紀輕輕會得痛風病,痛風的飲食禁忌

痛風(Gout)是一種常見且複雜的關節炎類型,各個年齡段均可能罹患本病,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。痛風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突然性的關節疼,發病急,關節部位出現嚴重的疼痛、水腫、紅腫和炎症,疼痛感慢慢減輕直至消失,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。痛風發作與體內尿酸濃度有關,痛風會在關節腔等處形成尿酸鹽沉積,啟動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,進而引發急性關節疼痛。而夜間人體處於相對缺水狀態下,從而使尿酸更容易沉積並在關節等部位聚集,引起痛風。飲隨低食物是比較普遍和健康的治療方法。限制飲酒。酒精在發酵過程中會消耗人體大量水分並產生大量嘌呤,人體內嘌呤含量越多,代謝產生的尿酸就越多,同時酒精刺激肝臟也會產生尿酸,而這會增加痛風的發病率和痛風對人體的危害。
探索LOGO

許多民眾痛風時常會覺得莫名其妙,明明就沒吃海鮮,怎麼會痛風?雖說海鮮是出名的「痛風食材」,甚至有業者因此推出「痛風鍋」幽默行銷,不過其實痛風並不是只有愛吃海鮮才會有,醫師就指出了其他隱藏在生活中、相當常見但卻被忽略的痛風地雷,提醒多加留意。

痛風常見5地雷,不是沒吃海鮮就沒事!

醫師表示,俗稱痛風的痛風性關節炎,病如其名,痛起來就如同起風一樣來得突然,來得快去得也快,因此稱為痛風。痛風之所以會發生,是因為人體會從食物中攝取一種名為「普林」的成分,其會在體內代謝形成尿酸,透過尿液排出體外,但若攝取過多普林或是身體代謝尿酸速度較慢,尿酸就有可能堆積於體內,沉積於關節形成關節炎。

醫師指出,台灣是全世界痛風體質比例最高的國家,且男性多於女性,有別於好發在老年族群的退化性關節炎,往往會在中年就發生,嗜好海鮮、紅肉、啤酒或手搖飲等果糖飲品、肥胖族群,更是痛風容易找上的對象。

因為不只是海鮮,紅肉也是普林含量較高的食物。啤酒或手搖飲等果糖飲料,普林含量雖少,但會影響尿酸排出。肥胖雖不會直接引起痛風,但因會影響代謝等運作,間接引起痛風,一樣是個需注意的重要風險因數。

提醒民眾,並非平常沒有吃海鮮的習慣就不會有痛風,有痛風問題者也並非不吃海鮮就沒事,若有其他風險因數更應該注意。而女性發生率雖然比男性低,但也並不少見,一樣不可大意。至於仿間流傳「黃豆、香菇等植物性普林也會引發痛風」,目前研究顯示植物性普林和痛風無關,毋須特別禁忌。

痛風症狀非忍忍就沒事,久未改善恐關節變形

醫師指出,痛風大多侵犯單一關節,好發於手掌或腳掌的小關節,特別以腳的大拇趾最為常見,除此之外患部也會有明顯「紅、腫、熱」的表現。

若有這些症狀,可以合理推斷為痛風性關節炎,並盡早就醫為佳。痛風性關節炎並非疼痛忍過就沒事的關節疾病,若沒有妥善處理及治療,日久關節可能會形成痛風石,除了疼痛加劇以外,也會逐漸使得關節變形影響患者生活,治療上也更加棘手。

藥別亂擦,先看醫生為佳!

在預防及改善方面,醫師表示,除了避免前述容易造成痛風的風險因數外,最主要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平時多補充水分,也可以適量的補充維生素C,促進體內尿酸代謝、避免堆積。

在治療上,痛風性關節炎和其他關節炎相似,主要一樣是以藥物消炎、止痛為主,視情況可能搭配類固醇或秋水仙素等藥物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若案例為首發或偶爾發作,疼痛改善後便可結束療程,但若反覆發作,除了使用前述所提到的藥物外,一般會建議急性期過後繼續服用降尿酸藥物,以避免痛風不斷復發甚至形成痛風石。

民眾常自行購買藥物治療痛風,特別在此提醒應先經由醫師診斷後開立藥物為佳,以避免可能為其他疾病,又或者使用來路不明、自行用錯藥物使得情況毫無改善,或形成不可預期的後果。

痛風的飲食禁忌

1.忌食辛辣刺激性調味品

據瞭解,味精、醬油、辣椒等辛辣刺激的調味品當中是不富含嘌呤的。但是這些都可以興奮植物神經,誘發痛風,過度使用對病情不利。因此,要注意調味品適量。

2.忌食含高嘌呤的食物

由於人們過量食用高嘌呤食物而導致嘌呤代謝紊亂,使大量尿酸在體內代謝不出去,形成尿酸鹽結晶,從而引發痛風。

3.忌食酸性食物

痛風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謝紊亂,尿酸異常,如果過多吃酸性食品,會加重病情,不利於康復。而多吃鹼性食物,能幫助補充鉀、鈉、氯離子,維持酸堿平衡,由於患者內分泌紊亂,鹼性物質並不容易吸收。

文章轉自網路,如有侵權,請聯繫我們刪除:健康頭條 » 為什麼年紀輕輕會得痛風病,痛風的飲食禁忌

贊 (0)